澳门尼威斯人网站认真落实《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积极对接国家“双碳”目标,依托自身的“会计+”和“新技术+”新财经人才转型培养优势,探索构建了以“意识—素养—责任”为培养目标、“知—学—行”为培养路径、“文化建设—专业教育—实践创新”为培养举措的新财经低碳人才培养体系。
以文化人,“知”低碳
学院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树立正确的绿色价值观,增进“校园绿色文化”内涵,宣传绿色低碳理念,从“知”的角度培养提升师生低碳意识。
学院打造了以低碳意识培养为目标,工作坊、学生俱乐部为模式,探索多元学习动机、增强认知内驱力、激发成就动因为途径的“123”低碳学习共同体;依托已有交叉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碳资产核算、碳资产交易、碳税等主题的培训、讲座、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善低碳社会责任的培养机制,鼓励学生关注碳交易、碳税收、碳审计等法规政策,通过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思政教育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进“零碳校园”建设,营造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校园环境。
学院定期组织开展“新财经+双碳”主题的讲座和培训,培训后师生反响热烈;连续开展“低碳生活主题月”“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等校园活动,推动广大师生参与,亲身感受低碳文化;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大学生低碳知识竞赛等各类低碳主题竞赛和科研项目,已获多项国家级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省市级项目立项。
多方联动,“学”低碳
学院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校地企三方协同,探索以“双碳”需求为导向,专业化师资打造为重点任务,依托“基地—专业—产业学院”多方联动育人,从“学”的角度聚焦碳资产管理行业职业素养培养。
以会计学专业碳资产管理特色班为试点,依托多年新财经“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经验,探索“会计+低碳”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碳资产管理、碳交易实务、碳市场机制与碳排放管理实训等理论和实践课程;校企共同打造具有引领性的低碳管理实务教材,有针对性地提高特色班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开展“学生课堂进企业”“企业专家进课堂”等活动,将课堂设置在企业,将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操作环节相结合,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进入职场做好充分准备,助力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对“双碳”目标有深刻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新财经低碳人才。
为提升“双碳”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学校聘请来自企业、行业协会的多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行业导师,定期为教师开展低碳专题讲座、培训和座谈;鼓励教师参加低碳行业教育培训,多名教师参加碳排放管理员、碳资产管理等培训并取得证书。
以“碳排放管理员职业能力建设基地”为依托,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服务企事业单位碳排放管理员职业需求,加强碳排放管理员相关职业能力培训,多渠道扩大终身教育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者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知识能力的终身学习需求。自2022年8月起,学校在四川省内组织开展“碳排放管理员”培训、考试和证书发放,助力社会在职人员“双碳”能力培养,强化服务社会功能。
学院搭建碳中和财经研究中心和碳中和财经产业学院两个平台,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发展、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功能有机结合,整合多方资源,发挥校地企多元协同育人作用。
实践创新,“行”低碳
学院积极践行“双碳”目标,强化青年在“双碳”目标下的责任与担当,通过实践创新,从“行”的角度关注学生低碳习惯养成。
打造“碳积分”体系,形成学生低碳排放的激励系统,将学生个人碳账户和日常生活形成关联;制定学生低碳奖惩制度,加大学生低碳行动力度,让学生从低碳排放的行为和活动中切实受益,增强学生的低碳社会责任感。
结合大学生社团组织、志愿者服务站、“三下乡”活动等,深化学生实践内涵,增强学生低碳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践行者。
实现“双碳”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双碳”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也是高校育人的责任,学院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单位,将充分发挥复合型新财经人才培养优势,继续在低碳办学、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等多方面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努力。 (陈真子 陈茜)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10日第11版